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 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德雷克斯说过: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简·尼尔森也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指明“鼓励是本书的焦点。”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虽然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将赞美表扬误以为是鼓励。 那么,鼓励和表扬有什么区别呢?鼓励的关注点在孩子的行为上,会更细致的描述出孩子具体好在哪、成功在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长期后果是自信、自立。鼓励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感谢是一种鼓励,信任是一种鼓励,认可是一种鼓励,甚至拥抱也是一种鼓励。 举个例子来说,孩子考了一百分,**个妈妈说:“你真厉害。”第二个妈妈说:“你为这次的考试准备了那么久,这是你应得的。”孩子自己穿好了衣服,**个妈妈说:“你自己把衣服穿好了,你真棒。”第二个妈妈说:“你自己穿好了上衣、裤子和袜子,你在穿衣服这件事上可以独立啦。”很明显,**位妈妈用的是表扬的方式,第二位妈妈用的才是鼓励的方式。表扬是对人,鼓励是对事;表扬是对结果,鼓励是对努力的行为;表扬是基于个人的评价,鼓励是基于事实的表述;表扬是关注外在,鼓励是促进内在自省的。表扬的长期效果会让孩子依赖他人,鼓励的长期效果会让孩子自信、自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