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化教育

任务意识的培养

作者:呜帕幼儿园游戏教研中心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 《礼记·曲礼》

2021211

在人生这样一个长跑的过程中并不是家长陪着孩子跑,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以家长为榜样,家长也应该以孩子为鞭策,当你希望孩子不断进步的同时,你的不断学习和不断的进步不断修正自己才是孩子做更好的自己的动力。这个过程中有各种规则,只有我们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才能更好的遵守这些规则。同时,只有我们更好的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让自己获得**限度的自由,成为**的自己。

千千万万的规则,我们从任务意识的培养说起。



                   一

什么是任务意识?

任务:是指交派的工作,担负的责任。

任务意识:指在心理上具有努力完成别人交给任务的意识倾向,即个体对自身完成的任务及其要求的察觉与认识。任务意识是责任心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在强烈责任心基础之上的。儿童的任务意识是指孩子在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有目的的完成某项任务的愿望。


儿童在一岁左右,出现任务意识的萌芽,支持儿童在一段时间内坚持进行某些力所能及的感兴趣的活动。比如:为客人拿拖鞋、为家人分水果、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等。当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得到了外界的肯定或者因为获得成功而获得自我肯定。   


儿童到了3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对困难有了一定的判断,这时候,孩子遇到一些比较枯燥、完成周期较长或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比较容易失去完成任务的愿望和兴趣。比如:自己穿衣服、独立完成进餐、逛超市只能挑选规定数量的自己喜欢的物品等。


儿童到了中班左右的年龄,会有比较强的任务意识,能用一些简单的道德标准和日常规则来要求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以完成任务为光荣。比如:当值日生,为全班甚至全园小朋友服务等。比如:为班级或幼儿园照顾植物、照顾国旗、为同伴或弟弟妹妹讲故事等等。任务意识的培养具备对于孩子社会地位的最初建立的影响,或者说孩子的自我评价的积极影响。


儿童到了大班的时候,已经可以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学习克制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情绪,如:烦躁、不想继续、后悔等等。比如:在学习系鞋带的过程中,孩子最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学习跳绳、参与竞赛类活动中等等,当遇到孩子出现烦躁情绪或挫败感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支持,继续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并达到稳定状态。

                     

                    二


任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面临哪些重要的任务,而且必须独立完成?

生活上——从起床到入睡的顺序

学习上——从学习用品到学习成绩

心理上——从需要提醒到自我克制

纠正陪读的错误观念。长时间陪读将降低孩子的任务意识,并使其不断消失。正确的方法是一起读书,当孩子的作业时间,就是全家的读书时间,手机静音,在孩子没有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不参与孩子的作业过程。作业完成后,家长完成检查作业的工作,对于纠错的机会应该留给孩子,而不是家长在纠错。


其次,孩子良好社会地位和积极地自我评价的建立。

既然家长和孩子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孩子是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而存在的,家长要正视这个问题。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定期有家庭会议,会议的主持人**是父亲,孩子平等参与会议,并有权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合理的应该予以采纳。健康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融合剂,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比较愿意和父母沟通,心理状态积极向上,家庭氛围和谐。

亲子关系的加减法:父母要减掉的是自我身份如父如母的尊贵感,愿意蹲下来跟孩子对话,让孩子拥有家庭成员的真正地位,拥有表达自我的话语权,有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与此同时,关系里需要增加的是家庭规则,让规则意识可以深入到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真正的自由来自于严格的自律。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