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化教育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教育新闻一出,家长集体陷入焦虑?

作者:呜帕幼儿园游戏教研中心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这个消息一出,家长们更是开启新一轮的焦虑。
虽说从孩子一出生开始便开始了教育,但是现在的大环境下基本上所有的家长都已经将这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强行扭转为“不能让我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学的晚”由此可见此新闻一出,家长的焦虑也必然更加的强烈。
都说孩子的学习,顺其自然就好,但是没有哪个家长沉得住这口气,纷纷给孩子在幼儿园就报了加强班,特长班,但是很戏剧性的是,往往大多数孩子到了小学也并没有特别优秀,对之后的学习轨迹也并没有特别大的作用。这也成了家长的无奈。幼儿园不学?小学就跟不上了;幼儿园学了,上小学了后学习动力又不是特别强。家长该如何是好?孩子又该怎么学呢?
给大家说一个案例吧。恺恺快要上大班了,但是妈妈很着急,原因是恺恺不认识字,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拼音学习。虽说孩子还小,但是跟恺恺同级的小朋友一比较,恺恺妈妈发现别的孩子是又学拼音,又会唐诗,20以内的口算也是做的溜溜的。于是着急的恺恺妈妈找到了呜帕,非常想要孩子学习拼音。我们告诉恺恺妈妈,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孩子吸收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就像有的人吃一碗饭就饱了,但是有的人要吃三碗,所以我们得有个过程。之后恺恺在呜帕玩了半年的妙妙拼音游戏。建立了良好的拼音语境,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a o e但是恺恺的拼读已经完全不成问题,重要的是恺恺非常喜欢拼音这个游戏。上小学之前恺恺最喜欢的是新华字典。现在的恺恺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前几天恺恺的妈妈还发来恺恺指读(读到哪里就用手指到哪里读书的方式)绘本的视频,现在的恺恺遇到不认识的字,都选择自己拿出字典来找到它。上小学后,由于恺恺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所以小学的学习方式让他更加有动力,开始现在非常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
看到这个案例你是否也很好奇,这半年的拼音游戏,究竟是怎么样让恺恺变化那么大的?答案很简单,其实学习,一切都源于生活,我们的游戏也是从生活入手,例如学拼音,大家想到的就是从a o e学起,但是这样死板的切入会直接降低孩子的耐心,和学习的乐趣。我们让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拼音,建立拼音与生活之间的连接,激起孩子对拼音的兴趣之后,再慢慢的感受拼音。在呜帕里的孩子,总是会说:老师!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手机的机的读法和飞机的机读法一样诶!这样的方法能让孩子初步掌握语感。这样的方式才是家长需要带着孩子做的,而不是报一个所谓的拼音学前强化班,那样只会是一个框架,架住了孩子,也框住了家长。
所谓的幼小衔接承上启下是心理储备和习惯养成;心理储备指的是对于未来小学学习生活的憧憬和好奇,并以此建立起来的“我可以”的自信心。习惯养成则指的是具备了更高阶系统获取知识的心理惯性和学习方法。请家长们记住,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唤醒、引爆、点燃。孩子本来就有,我只需要把我自己点燃,然后也把孩子的点燃,剩下所有的一切都会自动发生。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