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化教育

★案例评价-拆录音机

作者:呜帕教研组来源:幼儿园区域游戏教研中心


拆录音机

                                               翟菁

在林林总总的区角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拼装游戏,尤其是男孩子。为使游戏内容更贴近生活性、更体现真实性、更具挑战性,便将坏了的录音机也投放了进去。

区角活动刚开始,伊伊、豪豪和光光三人就直奔“拆录音机”这一游戏内容,这是三个“小男子汉”连续第三次进入该游戏了。

豪豪、光光两人迅速拿起螺丝刀拆起了上次没拆完的零件,而伊伊则拿起一块电池板仔细看了起来。他边看边用手去拉零件,可是零件又小又密,伊伊的手指使不出劲。于是,他换了一个稍大一点的,可是刚一用力,手指又滑了出来。这时,伊伊的眼睛朝工具盒望去,工具盒里还剩一把剪刀,他拿起剪刀将刀口左右夹住大零件,用力往上拔。可是零件很硬,剪刀滑了下来。伊伊想了想,又将剪刀夹住一个看上去小而软的零件,涨红着脸用力剪下去,可依然是徒劳。伊伊扔下剪刀停了下来。“怎么办呢?”他看着手中的电池板自言自语道。

过了一会儿,他猛地站起来,两只手高高举起电池板用力朝地上摔去。一下,二下,电池板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惊动了在一旁游戏的豪豪。豪豪不满地对伊伊说:“用摔的方法怎么行呢?你根本不是在拆东西,倒像是在搞破坏。”听见豪豪的批评,伊伊不服气地说:“我已经想过很多办法了,可就是拆不下来呀。能把你的螺丝刀借我试试吗?”伊伊瞧着豪豪手中的螺丝刀说道。

接过工具后,伊伊重又坐下试了起来。他再次仔细看电池板,可是没发现有缝隙,这可怎么用?伊伊叹了口气,随意用螺丝刀敲打起零件。偶然间,螺丝刀插进了一个零件的底部,被卡佳了,伊伊顺势用力将其往上摇,没想到零件稍稍动了动。这一意外发现,使伊伊很兴奋:“动了!动了!”于是伊伊再次将螺丝刀插进零件底部、用力往上撬,这次零件确实松动了。伊伊终于将一枚小零件拆了下来,他拿着零件大声欢呼:“看,我拆下来了!我终于成功了!”没想到豪豪抬起头看了看,不了地蹦出一句:“有什么了不起,你拆下来能再装上去吗?”听了这话,伊伊一下不愣住了。是呀,这不仅对伊伊是新的挑战,不也正是豪豪心中的期望吗?

“拆录音机”这一游戏内容,激发了伊伊的活动兴趣,他连续三次进游戏,不断探索录音机不同零件的拆卸方法。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伊伊不断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关注材料本身的特点,并在问题情景中,不断尝试、调整、探索,进行着富有创意的建构。在游戏过程中,伊伊始终表现出对游戏的执着与专注,为解决问题积极地想办法,调整自己行为,反映了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言放弃的良好个性品质。

“拆装”是男孩们的天性和喜好,是智慧和操作的融合。可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很少有机会尝试。因此,游戏内容“拆录音机”不仅顺应了男孩子的兴趣,而且激发了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游戏本身颇具一定的挑战性。当男孩子们面对一大堆可拆卸的真实的物品时,那种眼神、动作、乃至执着的情绪令我为之振奋,“此活动设计太成功了,”我暗暗对自己说。但是,豪豪的一句“你能再装起来吗?”虽然表达的是孩子心中的期盼,也使我对游戏内容的设置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拆下来容易,装起来难,“装”更具挑战性,更能萌发孩子有意识、有创意的建构实践,需要孩子对拆的过程更有策略:先外后里、先大后小、零件的归类和定位等等,要为重新拼装作好先期准备,这将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记忆品质以及技能的实施。于是受其启发,在此后的游戏中,我又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让孩子既可以拆,又可以进行简单组装的材料:如手电筒、钟、玩具汽车等,使游戏内容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连续性,一种动态的挑战性,也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尝试拆、装、组合及合理地选择使用工具的过程,使孩子在挑战中获得更多经验和能力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