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价-一个习惯用左手的孩子来源:幼儿园区域游戏教研中心 一个习惯用左手的孩子 杨赛男 “动物公寓”共有四层16间房间,每间房间里藏有一个小动物,幼儿根据提示卡上的提示,如“104的隔壁”、“303的楼上”去找指定的房间。如果提示卡上的小动物与房间里的小动物相同则表示寻找正确。 区角活动中,明明选择了“动物公寓”的游戏。他首先拿起的是“304的楼上”这张卡片,他边念边用手指点三楼,再从301开始移动至304,说道:“304的楼上就是404。”并果断地翻开小门,发现门里的动物与卡片上的动物相同时,他显得很高兴。接着他拿起“402的左边”的卡片,这时,他有些犹豫,考虑了大约2分钟,想推开401的门,又似乎不敢确定,僵持了一下他放弃了。他将这张卡片放在一边,又拿起了一张“104的隔壁”的卡片,这一张的操作与**张相似,他迅速把手放在**层,从101开始移动至104,说道:“104的隔壁是103”并打开小门,结果又找对了。接下来他拿的卡片分别是“304的右边”和“103的左边”,有趣的是他的反应和操作第二张“402的左边”时一样,犹豫一会儿又放弃了。最后他拿到的分别是“101的上面”、“三楼最后一间”、“302的楼下”的卡片,他都毫不犹豫地翻开一扇扇小门,答案全然正确的。等篮子里没有卡片了,明明又拿起刚才搁在一边的四张卡片-分别是“402的左边”、“304的右边”、“103的左边”、“302的右边”逐一地研究起来。他反复举起这四张卡片,考虑了一会,终于拿起“402的左边”这一张,并小心翼翼地翻开403的门,结果却不对,他似乎有些懊恼。接着他又拿起“302的右边”,更是左思右想、最终忐忑不安地翻开了301的门,结果还是不对。见两张都找得不对,明明放弃了,只得将玩具整理好沮丧地走开了。 (教师的困惑:从明明的操作过程中不难发现,他的难点停留在区别左右上。但是以自身为参照物区别左右的概念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况且明明在其他活动中的表现都能说明他是一个思维能力较强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为此,我在活动后询问了他:“明明,哪只手是右手?”他不假思索向我迅速举起了左手并回答:“这只手是右手。” “为什么你说这只是右手?” “因为老师说过的,吃饭、画画和写字的手是右手。”这个回答是出乎意料的,令我陷人了沉思...... 明明从老师这里获得关于“左右”的概念是:吃饭、写字、画画的手是右手,然而,他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获得的却正巧是相反的结果。这说明明明在个体建构的过程中完全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缺乏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及判断,其与众不同的个体习惯使得他的经验与一般孩子的经验存在了差异性,然而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特殊性,造成了其概念建构的偏差。 从中我也得到这样一些启示:数概念是科学而严谨的,有时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某些概念而运用一些解释、比喻或比拟其实都是不合适的。教师的这一解释也许帮助了大部分孩子,却在无形中忽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个例,干扰了他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这是非常遗憾的。教师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包括对他们认知发展水平的了解,还应包括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等,了解他们的一切,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才能更好的支持他们正确地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