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间相互学习能力的培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结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也。 ——《中庸》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是顺心如意的,有的却是千辛万苦,甚至于是历经磨难。当我们的孩子长期处于顺境的时候,成人给出的态度是骄傲的,当然也有一些成人是不满足的。当孩子长期处于逆境的时候,成人给出的态度是“世界毁灭”的,是焦虑的。很少有成人会拿出支持的态度给到这些孩子,于是孩子和家长就会进入一个封闭的消极圈,这些家长不允许孩子走出这个圈,家长自己也不愿意走出这个圈。每当外界有积极信号,或孩子发出积极信号的时候,家长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会不断地否定别人,因为他们不愿意看见自己对孩子的伤害,更不愿意看见孩子身上发光的地方。家长害怕否定自己。也有的家长是书本教育式的,拿着一些个性育儿经验的书籍,对号入座,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已经做到位了,却不知道,自己的对号入座行为就是在伤害孩 子。“幸福的家庭一个样,不幸的家庭各种样。”因为我们把幸福定义化,所以,在很多成人眼中的幸福就是那个样子的。其实,幸福的感觉是来自每个人对周围人的态度的。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善于体会别人的好的人,幸福感要超过一般人。所以,在我们逼迫自己成为这样的人的同时,要把这种感受幸福的能力带给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时刻要记住的是:你家宝宝是个平凡的人,他们会有各自的盲点和缺点,有脆弱和无助,我们要学习接纳他们的一切的不完美,并且看见他们身上因为不完美而散发出来的更美的光芒。我们要学会不再拿自己的宝贝和别人家的宝贝比较,我们要真的明白自己的宝贝才是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的宝贝,因为我们永远记得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1、什么是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 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是指行为主体在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倾听、自主观察、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提升的一种学习模式。行为主体在学习分过程中完全自愿、独立并自主的推动主体学习的进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对比、筛选可以学习的内容及对象。 2、相互学习的能力发展阶段 **阶段:无意识阶段 从出生到4——6个月 这个时候的婴儿会花费很多他们醒着的时间去锻炼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例如:吮吸、观看、哭叫),他们对这些活动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他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去了解周围的世界。很多婴儿最初的行为具有高度的重复性(例如吮吸大拇指)。当婴儿无意中把大拇指伸进嘴里发现,他们发现这个可以吮吸,于是,他们进行着重复的动作,去感受这种吮吸的感觉并且尝试记住他。在这个阶段中,婴儿会不断无意识地发现新的行为能力,这个时候的父母要为婴儿的每一个发现感到高兴并且提供更高一层的体验。(例如:提供可以抓咬的玩具,给婴儿的吮吸创造新的发现的条件) 第二个阶段:模仿阶段 从第六个月到十二个月(有的婴儿会更早一些,但是每个阶段发育的早晚并不代表这个婴儿是否聪明) 这个时候的婴儿仍然很喜欢重复某一件自己已经学会或刚刚发现的有趣的事。比如:婴儿发现踢一个铃铛会发出声音的时候,他会不停地踢这只铃铛,并发出笑声。这个时候家长需要提供更多可以发出声音的、并且可以踢的东西,让婴儿自主的去发现这个有趣的问题,辨别在踢的过程中,由于物体不一样而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这个时候也是孩子注意力培养的很重要的时机。也是孩子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机。 第三个阶段:表现阶段 第十二个月开始到三周岁之前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比较喜欢重复自己已经会的或者是刚刚发现的新技能(例如:总喜欢讲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许多技能是自主的从外界学习来的,他们乐于把自己学到的技能分享给同伴或自己的亲人,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边要默默的保护孩子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多的是提供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积极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最要不得的就是不断地给孩子提示,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学,什么应该学,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恭喜你,你正在破坏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孩子会因为你的行为而对新鲜事物产生反感甚至恐惧,久而久之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做的只是等待,等待孩子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新鲜的事物。也可以总是和孩子分享自己发现的新鲜事物,让孩子对周围的世界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讲了这么多,我们似乎还没有听到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更多的是自主学习的意识。是的,在培养孩子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之前,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四个阶段:合作阶段 这个阶段是孩子同伴间相互学习能力培养的开始。 由于孩子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就会开启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接收到的并不一定是积极的信息,所以,他们学习到的也许是我们认为不能学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以及积极的评价,用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好与坏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多创造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也就是给孩子创造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当然,我们还是要避免去告诉孩子什么该学,什么能学。每个孩子都具备分辨能力,他们比家长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3、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要具备合作能力。 小班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进入幼儿园有助于帮助孩子明白你、我、他的关系,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能主动认识同伴,愿意和同伴一起玩,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并且尽量提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建立合作的意识。 到了中班,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进入到关键期。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要提供小团体(2——5人)合作的机会,而且还要教给孩子集体合作的技巧,并说明重要性。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被激发出相互学习的愿望,每个孩子在同伴身上学习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家长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主动向同伴学习,而不是学到了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我们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无底线的表扬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应该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家的孩子身上。 第二,观察能力。 第三,倾听能力。 第四,分辨能力。 第五,表达能力。 第六,组织能力。 第七,分享能力。 4、具备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有哪些优势 首先,同伴关系良好。 第二,学习能力比较强。 第三,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四,合作能力强。 第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5、家长同伴间相互学习能力的重塑 家长同伴间相互学习能力的重塑主要表现在家庭关系中,我们要学会与家庭成员分享自己“学习到的新技能”,比如:今天我学会了一首新的古诗,大家愿意听我分享吗?再比如:今天我拧瓶盖拧不开,谁愿意帮我想个办法?在解决问题后,我们进行多次尝试拧瓶盖。 这一期的亲子关系加减法: 加入相互探讨的机会,减掉武断专横的决断。 时不时做一个快乐的傻子,有助于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人际关系。 |